《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建设目标
校内重点课程
主持人:朱淑芹
该门课程整体规划目标是:本课程近期的目标是在二年内顺利通过学校重点课程的验收。远期目标是在四年内达到校级精品课程所要求的指标及条件。在建设过程 中,逐步实现:
1.有科学规范的课程教学大纲(对课程性质、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环节要求、学习时间分配等有确切的描述和说明);有统一的课程教学 规范;任课教师均有符合大纲要求、反映课程特点的教案;
2.坚持优先使用省部级以上优秀教材、面向21世纪优秀教材和国家规划教材为主、自选自编教材为辅的原则;
3.教学内容能反映学科前沿理论或新的研究成果;
4.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构建基于英汉、汉英翻译能力培养的个性化、自主性教学模式;
5.规范平时成绩的管理、考试的程序,完善评价体系;建立试题库,实现命题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成绩分布合理,教师对试卷及考试结果有全面的分析和总结;
6.开发出有较强功能的网络学习平台,建设内容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库,实现主要资源全部上网,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目标标
校内重点课程
主持人:陈为健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以教材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型的交互式英语学习体系体,以课堂教学为主,多媒体课件、网络课堂、个性化自主式学 习为辅教学模式,结合第二课堂进行综合素质实践”。
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及进行多目标、多类型、多规格的人才培养格局;着力探索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和谐化的办学思想;实现基础阶段外语学习与高年级专业外语学习的合理衔接。
今后五年内将综合英语课程建设成具有现代外语教育理念和鲜明公共英语结合各专业特色的高质量的基础课程。努力把我校的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成省级优秀精品课程。培训师资,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出2名省级学科带头人。
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实施步骤: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对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及教书育人方面的培养,同时鼓励他们进修或读研,使他们健康成长起来。
(2)加强与国内外兄弟院校的密切联系。让更多的大学英语教师出去取经,同时把我们先进的经验推广到其它的院校,推动大学英语教学、科研上新台阶。
(3)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我校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使我校培养的学生在国内就业、英语运用方面占优势。
(4)建立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估体系。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充实课堂教学,通过多媒体和网络的优势扩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空间,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兴趣。
(5)建立并完善大学英语试题库。口语测试和平时成绩在学业考试成绩中占30%的比例。
(6)稳步提高我校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争取六级通过率有大幅度提高。为通过六级的学生开设第二门外语,如日语、法语、朝鲜语等;为高年级学生开设实用的专业英语选修课,保证学生大学英语学习四年不断线。
(7)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多举办有关大学英语学习方法及大学英语四、六级专题讲座及周末英文影视厅、英语角等活动。通过全校性的大学英语竞赛、演讲比赛、作文竞赛等,选拔更多优秀的学生参加全国性的竞赛。
(8)积极配合教务部门和各个学院进一步加强教学组织管理、学风建设,改善教学条件,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
(9)奖励机制调动大学英语教师的积极性。学校和学院加大奖励力度,奖励那些在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统考取得优异成绩的辅导教师以及在教学、教书育人、第二课堂活动、青年教师指导、教师讲课比赛和科研上有突出贡献的教师。
(10)教师个人积极申报校级、省级及以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项目和搞好精品课的建设,深化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模式的改革。
《英语听力》课程建设目标
校内重点课程
主持人:陈康倩
本课程近期的目标是要跻身院级精品课程行列。远期目标是在四年内达到省级精品课程所要求的指标及条件。
1. 达到教学科研相结合,50%的教师有科研成果(含编写教材)或参加教改实验;
2. 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有明确规划并实施;
3. 有科学规范的课程教学大纲(对课程性质、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要求、分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要求、学习时间分配等有必要的描述和说明);
4. 有统一的课程教学规范;任课教师均有符合大纲要求、反映课型特点的教案;
5. 选用教材能够满足教学需要,有辅助教材或参考书或较完整的辅助教学材料;
6. 有计划、有准备的教学实践活动;
7. 有试题库,命题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成绩分布合理,对试卷及考试结果有分析、有总结。
8. 教学内容能反映学科前沿理论或新的研究成果;
9.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有计划,有目的,能够得到明显效果。
《英美文化》课程建设目标
校内重点课程
主持人:韩海燕
该课程建设的目标是两年后验收合格, 在三年内跻身校级精品课程行列,四年内达到省级精品课程所要求的指标及条件,五年内申报省级精品课程。在建设过程中,逐步实现:
1.教学文件和教学资料规范
1)进一步规范课程教学大纲,有符合大纲要求、反映课程特点的教案,教学过程中涉及的所有教学资料填写规范,归档及时并且完整。
2)建立试卷库。
3)优先使用省部级以上优秀教材、面向21世纪优秀教材、国家“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 ,自编辅助教材一部。
2.开发出具有更强管理功能的网络学习平台,建设内容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库,实现主要资源全部上网,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和教师的个性化需求。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课题组成员争取一人晋升副教授、 两人获得硕士学位,使师资结构更趋合理化。
4.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两年内争取申报1项省级课题,发表相关论文6-8篇。
5.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
1)文化概念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包括文化知识和文化心理。文化知识主要是英美国家地理、历史、政治、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概况。文化心理或交际文化包括思维方式,观念,民族心理等等。对外语学习而言,文化知识的影响是表层的,文化心理或交际文化的影响是深层的。要加大文化心理或交际文化的输入,从而解决学生跨文化交际中(如对话、翻译、写作中)存在的语用语言失误(pragmalinguistic error)和社会语用失误(sociopragmatic error)问题。
2)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如视频素材、相关网站,提供全面的资料、翔实的内容、活泼的界面和强大的检索功能;构建基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个性化、自主性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