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1日,外国语学院在城南校区院会议室召开实习基地建设研讨会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论证会。徐州工程学院副校长王冬冬教授、教务处副处长石端虎教授、外国语学院刘红玲书记、韩海燕院长、张秀萍副院长以及外国语学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部分委员参加了会议;徐州外事办副主任孙卫民、彭祖园管理处处长方成伟、李可染艺术馆馆长朱辉、江苏东方黎明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贾继才、徐州中译工程翻译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梦涵和徐州市永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经理肖会等实习基地负责人也应邀出席会议。研讨会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张秀萍主持。
王冬冬副校长首先对应邀出席会议的实习基地负责人表示热烈欢迎。她介绍了我校“应用型”办学定位以及“四大观”指导下的办学理念;她强调,我校历来重视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地方性高校,一直把服务地方经济作为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她希望,外国语学院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与实习基地负责人就“如何深化校企合作”深入讨论,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提高应用型外语人才质量。
韩海燕院长介绍了外国语学院专业发展现状及实践教学所取得的成绩。她说,外国语学院专业建设主动融入和服务地方经济,在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实践教学基地对外国语学院青年教师实践锻炼和学生的实习实训的支持,确保了专业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她希望校外与会专家就进一步深化外国语学院实习基地建设和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言献策。
实习基地负责人就“如何深化校企合作,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等发表了看法。孙卫民主任建议,实习基地可以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多种形式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选派实习基地教师走进课堂,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了解专业最新需求;学生也可以适时到实习基地跟岗锻炼,强化自身的商务和翻译能力;朱辉和贾继才认为,学生除了具备专业能力外,专业知识也十分重要;可以通过必修和选修课程强化学生的商务、翻译或相关专业知识,以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方成伟表示,实习基地除提供课程实践外,还可以提供日常实训机会,通过全方位指导,使学生熟悉企事业单位的运营流程和业务范围,丰富其职业经验;刘梦涵和肖会则从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对课程设置提出了合理建议。
此次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为我院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加强专业建设、优化课程体系和加强实践教学打下了基础。